孟 亮:出人意料的自主性动机:胜任心理需要挫败的激励作用

发布时间:2018-11-11浏览次数:158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或大或小的挫折。有时这种挫败感让我们偃旗息鼓、一蹶不振,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不会被打倒,而会积极寻求机会,再度证明自己。举例来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一场重要的面试中表现不佳,没能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面试的结果已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时我们或许会选择去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在赛场上重拾信心与满足感。有人可能会说,这不科学,即使在羽毛球比赛中大获全胜,面试的结果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话说的没错,然而,我们永远不要小觑这一举动在人们的心理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实实在在的帮助人们恢复之前受到挫败的胜任感。现实生活中的这一现象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胜任心理需要的恢复机制的存在:在发生胜任心理需要的挫败之后,人们会积极的进行自我调控、从而去恢复胜任感。这也是我们系列研究的起源。

为了更好的解释多种因素对于人们动机水平的影响,心理学界与管理学界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动机与激励理论,包括心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这其中,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已成长为最具学术影响力、最为系统的动机理论体系之一。自我决定理论的一大贡献是总结、归纳了对于人们的心理成长与幸福感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三项基本心理需要:自主、胜任和归属。自主指的是人们希望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自由裁量权,希望拥有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能力。在三项基本心理需要中,自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我决定理论因此而得名。归属指的是人们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其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感联结,希望有机会传递自己的爱与关怀,并且获得他人相似的回馈。胜任指的则是,个体希望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获得成功、体现自身能力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潜能,这种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感兴趣的、对社会有价值的、有益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构成了人类行为的自主性动机。换言之,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将会提升个体的自主性动机[1]

针对胜任感的满足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在包括教育、工作、医疗健康和体育在内的不同领域中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一致显示,胜任感满足可以带来更高的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以及整体的幸福感[2]。除了研究胜任感满足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胜任感挫败的负面影响。胜任感挫败指的是个体感受到失败与不胜任、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当人们面对难度过高的挑战、收到负性反馈、受到针对性的批评或在社会比较中落下风时,通常会体验到胜任感的挫败。研究显示,胜任感的挫败通常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性结果,包括职业倦怠、反生产工作行为、工作疏离和较低的自主性动机。

考虑到胜任感满足在人们的心理成长与幸福感建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难以想象人们会在不做出任何防御反应的情况下被动的接受胜任感的挫败。近年来,逐渐有研究指出,基本心理需要挫败可能会引发心理需要的恢复过程[3]。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自主性受到挫败的被试在一项后续任务中对自主性相关的刺激材料投入了更高程度的注意力。此外,相比普通被试,先前在任务中体验到自主挫败的被试会在后续的任务中表现出更强的内在动机。当然,前提是他们在这项后续任务中能重新获得自主心理需要的满足[4]

这一系列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为它们跳出了原有的研究框架,探究基本心理需要挫败的跨期影响,并且揭示了基本心理需要恢复机制的存在。尽管已有学者就自主需要挫败的跨期影响开展开拓性的研究,遗憾的是,在胜任需要挫败方面,类似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在一项高等教育情境的田野研究和一项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室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历经胜任感挫败后个体胜任感的恢复机制,特别是先前的胜任感挫败与个体在后续活动中的自主性动机的关系。这两项研究分别于201712月和20188月发表在知名SSCI期刊《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5]和《人类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6],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的孟亮副教授是这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我们的第一项田野研究,是在我国南方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开展的,来自11个不同专业的680名大二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课)是我国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相较《高等数学》等课程而言,历史课难度不高。在研究开展的高校中,历史课被安排在上午的三、四节。因此,在上历史课之前,同学们首先要参加《高等数学》《数学分析》《会计学原理》《大学英语》等不同课程的教学。统计结果显示,相比前面的课程,历史课的胜任需要挫败程度较低。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前面课程结束后、历史课开始之前的间隙,以自愿的形式填写了有关前面课程与历史课的课堂感受的问卷。问卷中,我们设置问项测度了同学们在两门课中感受到的胜任挫败程度和内在动机水平[5]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前面的课程还是历史课中,同学们在课堂中感受到的胜任需要挫败与内在动机水平都显著负相关,且问卷题目的顺序、专业、班级等因素与内在动机均不相关。有趣的是,当我们探究同学们在前面课程中的胜任需要挫败与历史课中的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当前面课程中的胜任挫败程度较低时,我们无法通过其预测历史课中的内在动机;一旦前面课程中的胜任挫败程度较高、超过一个临界点,则可以显著预测历史课中的内在动机——前面课程中的胜任挫败越强,历史课中的内在动机就越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体验工作和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快乐、满足感而自发、主动的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因而,这项研究发现假如同学们在历史课之前先上了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胜任心理需要受到了挫败,那么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课的学习中。换言之,原本有些枯燥无味的历史课这一刻都变得那么有趣、有吸引力。

这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个体在遭受较高程度的胜任需要挫败后存在恢复其胜任感的动机和过程。之前针对自主性挫败的研究指出,这种恢复基本心理需要的动机可能发生在人类的潜意识中,且恢复过程不受个体自身认知过程的控制。尽管在高校课堂上开展的这项研究带来了新鲜的学术发现,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对于同学们在不同课程中的内在动机水平是通过量表测度的。内在动机实际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通过量表只能间接测度内在动机、不是源自大脑的直接响应,获得的数据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偏离内在动机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本研究中,个体胜任需要的挫败不是被直接操纵的,无法建立起先前的胜任需要挫败与个体在后续任务中内在动机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更深入的探究个体胜任需要的恢复机制,我们开展了一项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室实验[6]。这项实验中,我们采用被试间的实验设计。两组被试均需完成两阶段的实验,并且在实验的第一、第二阶段分别完成估算时间任务和停止秒表任务,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阶段任务的难度设置。实验组在第一阶段完成的是高难度的估算时间任务,平均成功率在15%左右;控制组完成的则是中等难度难度,平均成功率在50%左右。之前的研究表明,通过任务难度的设置可以很好的操纵个体胜任需要的挫败。在第二阶段,两组被试完成的均为中等难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胜任感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反馈相关负波的差异波(d-FRN)的波幅来表征个体的自主性动机水平。根据情感/动机理论,d-FRN对于个体的动机水平高度敏感:个体的动机水平越高、对于任务结果就越在意,结果的反馈会诱发越大的d-FRN波幅。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相比控制组,先前胜任感受到挫败的实验组在第二阶段表现出更大的d-FRN波幅,这表明他们在第二阶段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动机。这一发现建立起了先前的胜任需要挫败与个体在后续任务中内在动机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为胜任心理需要挫败的激励作用提供了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1:基本实验范式。(A)估算时间任务以及停止秒表任务的基本流程。(B)实验设计以及胜任感挫败的操纵。

有趣的是,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了影响个体胜任感恢复过程的个体差异因素。根据动机与激励问题的另一项主流理论——成就目标导向理论,个体可能会具有掌握、绩效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导向。掌握目标关注的是掌握相应的技能、获得自身的成长,绩效目标关注的则是在他人面前体现自身的能力。每个人都会或多多少的具有这两种目标导向,但其中一种导向会占据主导性地位。根据成就目标导向理论,设置掌握目标有助于个体的内在动机的提升,设置绩效目标则与外在动机高度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个体的绩效目标导向与第二阶段中的d-FRN波幅显著相关。具体来说,个体绩效目标导向越高,第二阶段中的d-FRN波幅越小、自主性动机水平越低。该发现表明绩效目标导向会阻碍胜任感的恢复机制。

本研究发表后,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定的关注。201810月,自我决定理论的联合创始人Richard Ryan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顶尖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上发表的综述性论文中,对于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结论进行了详细介绍[7]Ryan指出,长期以来学界较少关注到基本心理需要挫败对个体心理成长的作用,孟亮副教授在自我决定理论体系下开展的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个体具有心理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受挫时,可能会诱发恢复机制。

本研究的发现对于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指导、借鉴价值。现实生活中,有时企业雇员会面对高难度的挑战,如果用尽全力后依然业绩不佳,可能会对其胜任感造成挫败。假如胜任感的挫败已经发生,管理者应当努力创造机会让雇员恢复自身胜任感:如果接下来可以安排一项难度适中的工作、雇员垫垫脚可以够得到,其胜任感可以较好的得到恢复。雇员回馈给公司的则是出人意料的自主性动机,他们会在这项工作中表现出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要鼓励管理者故意挫败雇员的胜任感,毕竟当胜任感受到挫败时,人们在当前任务中的自主性动机和工作绩效实实在在降低了。真正重要的是,一旦胜任感挫败的“悲剧”发生,我们应当如何去补救。除了企业的管理实践,其实该发现也适用于人们的自我调节。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至关重要,希望我们都有机会从事感兴趣的、对社会有价值的、有益于自身能力发展的活动。


作者简介:孟亮,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晨光学者,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浙江省优博、浙江大学优博、浙江大学最高荣誉“竺可桢奖”的获得者。担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神经科技与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瑞士国家科学基金评阅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作动机与激励,通过进行积极、高效、令人愉悦的管理,激发员工全情投入,从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提高绩效水平。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多项基金。科研成果发表于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Social NeuroscienceSSCI/SCI收录的知名国际期刊,曾获得《哈佛商业评论》《阿贝赛报》、《郝芬顿邮报》、《参考消息》、《钱江晚报》、澎湃新闻、浙江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报道。

参考文献:

[1] Ryan, R.M., and Deci, E.L. (2017).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 New York, NY : Guilford Press.

[2] Van Den Broeck, A., Ferris, D.L., Chang, C.-H., and Rosen, C.C. (2016). A Re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t Work. Journal of Management 42, 1195-1229. doi: 10.1177/0149206316632058

[3] Aarts, H. (2009). Unravelling the motivational yarn: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stigation of implicitly motivated behaviour resulting from depriva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0, 345-381. doi: 10.1080/10463280903388665

[4] Radel, R., Pelletier, L.G., Sarrazin, P., and Milyavskaya, M. (2011). Restoration process of the need for autonomy: the early alarm sta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919-934. doi: 10.1037/a0025196

[5] Fang, H., He, B., Fu, H., and Meng, L. (2017). Being Eager to Prove Oneself: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ence Frustra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Another Activ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doi: 10.3389/fpsyg.2017.02123

[6] Fang, H., He, B., Fu, H., Zhang, H., Mo, Z., and Meng, L. (2018). A Surprising Source of Self-Motivation: Prior Competence Frustration Strengthens One’s Motivation to Win in Another Competence-Supportive Activit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12. doi: 10.3389/fnhum.2018.00314

[7] Ryan, R., Soenens, B., and Vansteenkiste, M. (2018). Reflections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s an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terfaces, integrations, issues, and unfinished bus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oi: 10.1111/jopy.12440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